HJ 1001-2018 水质 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酶底物法(环境保护)
ID: |
F097470AA7774953AC8B2B7074F35942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76 |
页数: |
39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1-12-2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,HJ 1001—2018,水质 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,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酶底物法,Water quality—Determination of total coliforms,fecal coliforms and,Escherichia coli—Enzyme substrate method,2018-12-26 发布 2019-06-01实施,生 态 环 境 部 发 布,HJ 1001—2018,i,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,公 告,2018年 第73 号,为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,保护生态环境,保障人体健康,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,现批准《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滤膜法》等五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,并予发布,标准名称、编号如下,一、《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滤膜法》(HJ 347.1—2018);,二、《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》(HJ 347.2—2018);,三、《水质 细菌总数的测定 平皿计数法》(HJ 1000—2018);,四、《水质 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酶底物法》(HJ 1001—2018);,五、《水质 丁基黄原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-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》(HJ 1002—2018),以上标准自2019 年6 月1 日起实施,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,标准内容可在生态环境部网站,(kjs.mee.gov.cn/hjbhbz/)查询,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,《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(试行)》(HJ/T 347—,2007)废止,特此公告,生态环境部,2018年12月26 日,HJ 1001—2018,iii,目 次,前 言. iv,1 适用范围..1,2 规范性引用文件..1,3 术语和定义.1,4 方法原理..2,5 干扰和消除.2,6 试剂和材料.2,7 仪器和设备.3,8 样品.3,9 分析步骤..4,10 结果计算与表示5,11 精密度和准确度6,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.7,13 废物处理7,附录A(资料性附录) 结果判定参考图片8,附录B(规范性附录) 97 孔定量盘法MPN表11,附录C(资料性附录) 97 孔定量盘法MPN表对应95%置信区间19,HJ 1001—2018,iv,前 言,为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》,保护生态环境,保障,人体健康,规范水中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方法,制定本标准,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、地下水、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,菌的酶底物法,本标准的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,附录A和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,本标准为首次发布,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、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,本标准验证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、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、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、上海市松江区,环境监测站、上海市长宁区环境监测站和上海市青浦区环境监测站,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8年12 月26日批准,本标准自2019 年6 月1 日起实施,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,HJ 1001—2018,1,水质 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,酶底物法,1 适用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酶底物法,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、地下水、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,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0 MPN/L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。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,GB/T 6682 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,GB/T 14581 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,HJ 494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,HJ/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,3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,3.1,总大肠菌群 total coliforms,37℃培养24 h,能产生b -半乳糖苷酶(b -D-galactosidase),分解选择性培养基中的邻硝基苯-b -D-,吡喃半乳糖苷(ONPG)生成黄色的邻硝基苯酚的肠杆菌科细菌,3.2,粪大肠菌群 fecal coliforms,又称耐热大肠菌群(thermotolerant coliforms )。44.5℃培养24 h,能产生b -半乳糖苷酶,(b -D-galactosidase),分解选择性培养基中的邻硝基苯-b -D-吡喃半乳糖苷(ONPG)生成黄色的邻硝基,苯酚的肠杆菌科细菌,3.3,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,俗称大肠杆菌。37℃培养24 h,能产生b -半乳糖苷酶(b -D-galactosidase),分解选择性培养基中,的邻硝基苯-b -D-吡喃半乳糖苷(ONPG)生成黄色的邻硝基苯酚,同时产生b -葡萄糖醛酸酶,(b -Glucuronidase),分解选择性培养基中的4-甲基伞形酮-b -D-葡萄糖醛酸苷(MUG)释放出荧光物质,(4-甲基伞形酮)的肠杆菌科细菌,3.4,最大可能数 most probable number(MPN),又称稀释培养计数,是一种基于泊松分布的间接计数法。利用统计学原理,根据一定体积不同稀释,HJ 1001—2018,2,度样品经培养后产生的目标微生物阳性数,查表估算一定体积样品中目标微生物存在的数量(单位体积,存在目标微生物的最大可能数),4 方法原理,在特定温度下培养特定的时间,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、大肠埃希氏菌能产生b -半乳糖苷酶……
……